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三、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固定多功能线圈于拟进针点附近,将穿刺针针尖对准拟进针点,调整红外线立体相机,对准光学导引持针板及扫描机架上反光球,行定位扫描,选择适当的病变定位像层面,如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或斜位,依据目的不同选择最佳的快速成像序列。必要时静注磁共振造影剂增强扫描以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结构。拔针前行MRI扫描,确认针尖位置,拔针后再次扫描,确认有无病灶内及周围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嘱患者平卧,严密观察4~6小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 ......

——《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书名:《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栏目: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 第四章 磁共振微创技术在颌面与颈部病变中的应用 > 第二节 磁共振导引下颌面与颈部病变穿刺活检术
作者:李成利 武乐斌 吕玉波
参编:于江,于静,马腾,王燕,王伟鹏
页码:21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