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2﹒2 增量成本‐效果比

在实际评价中,需要考虑额外增加的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增加效果,并计算每一增加效果的成本,这就是增量分析。若用Δ C表示成本的增量,E表示效果增量,则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ICER = Δ C/Δ E。一种方式是与现存的最好的成本‐效果干预技术进行比较。药物治疗的成本是41000元,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是12年,于是,手术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为:CER A = 20000/8 = 2500元/每获得1年寿命。若成本‐效果比的阈值设定为每存活一年的成本为5500元,则方案B是可以接受的,若设定为5000元,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十六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卫生经济评价 > 第二节 卫生经济评价方法 > 2﹒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940-9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