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流行病学]二、流行与危害

中国丝虫病的流行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22年《诗经·小雅巧言篇》记载有“既微且踵” [类似丝虫病淋巴水肿(象皮肿)]的描述。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也记载有与丝虫病十分相似的临床表现。其中描述的“扁病”、“足踵”、“膏淋”和“癞疝”的征候分别与丝虫病急性淋巴管(结)炎、下肢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十分相似。冯兰洲(1933年)、姚克方(1935年)和胡梅基等(1937年)发现浙江、福建等省地有马来丝虫病流行,证实了我国存在班氏和马来两种丝虫病,并提出中华按蚊是马 ......

——《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书名:《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栏目: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 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国家报告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参编:
页码: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