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六、控制体温

1 .高热与临床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体温每增加1℃,死亡率就增加2.2倍。开始用对乙酰氨基酚650mg,每4~6小时1次。引起发热的潜在原因包括:①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呼吸系统感染。药物(如苯妥英钠及β-内酰胺酶抗生素)源性发热(皮疹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对发热最初的诊断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XR),痰培养,尿液常规及培养,血培养。7 .发热伴有不能解释的意识水平下降,应行腰椎穿刺。如果该流程不能降低患者血清葡萄糖,或者该方法导致血糖大幅度、快速改变(如每1~2小时血糖波动在低血糖& lt . ......

——《急性脑血管病医疗手册》
书名:《急性脑血管病医疗手册》
栏目:急性脑血管病医疗手册 > 第四章 入院后的一般处理
作者:王拥军 王伊龙
参编:董可辉,廖晓凌,刘丽萍,王春娟,王春雪
页码:62-6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