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诊断】

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异性达100%,敏感性达80%。用99mTC标记红细胞,有血流的地方即可显像,血流丰富或淤积者同位素浓聚。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血池扫描上表现为5分钟开始在血管瘤部位有放射性浓聚,逐渐增浓聚集,1小时后仍不消散。这种缓慢的放射性过度填充现象是诊断肝海绵状管瘤的特征性依据。凡行血池扫描诊断的病人,可避免肝动脉检查,该方法能检出2cm以下的病灶,是目前公认可靠的优于CT、B超的检查方法。对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有人建议,凡B超提示肝内有直径约3cm大小的局灶占位者,应以CT或MRI来 ......

——《肿瘤外科学》
书名:《肿瘤外科学》
栏目:肿瘤外科学 > 第十七章 肝胆肿瘤 > 第四节 肝脏良性肿瘤 > 一、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封国生 黎前德 高 宏 房 彤
参编:马琦,王东,王国范,王建明,王养岭
页码:2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