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7﹒后天性心脏病

心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性为发热、心脏杂音、瘀斑、贫血、栓塞现象,以及心内膜赘生物导致瓣膜关闭不全或阻塞,心肌脓肿或真菌性动脉瘤。在心脏和血管内可供微生物停留而形成病灶的部位为无菌性纤维‐血小板赘生物。这些赘生物是由受损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形成的,赘生物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为一层纤维和血小板所覆盖,使中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不能接近,从而使病原体能对抗宿主的防御能力。据统计20%~40%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脑栓塞,大脑中动脉供应区是脑栓塞好发部位。因此年轻人发生脑栓塞,尤其是多灶性或频发性脑栓塞,找不到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一篇 临床基础 > 第八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 >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189-1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