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侧支循环形成的刺激因素

从古代开始,对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刺激因素来说,就有所谓的机械学说、生物化学学说等存在。冠脉狭窄的逐渐恶化与进展使心肌缺血逐渐加重,先天就具有的冠脉侧支循环由于心肌缺血及各种增殖因子(a F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作用的结果,同时,还由于腺苷(嘌呤)等的作用使血管扩张,使先天具有的冠脉侧支循环的血管壁的应力增强。较为公认的说法是:由于在心肌缺血及其相伴随的增殖因子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冠脉侧支循环逐渐发生并形成起来。从而提示心肌缺血及其增殖因子的游离均是侧支循环形成 ......

——《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书名:《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栏目: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 上篇 基础知识与诊断技术 > 第四章 冠状侧支循环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孔宪明 高海青 陈玉国
参编:孔宪明,高海青,陈玉国,杨君莉,朱贵月
页码:64-6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