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以后感染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赘生物被纤维组织包绕,发生机化、玻璃样变或钙化,最后被内皮上皮化。偶见乳头肌和腱索断裂。本病常有微血栓或免疫机制引起的小血管炎,如皮肤粘膜瘀点、指甲下出血、Osler结节和Janeway损害等,感染病原体和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后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下篇 重要脏器、系统病毒性疾病 > 第四十章 心血管系统病毒性感染 > 第四节 病毒性心内膜炎/瓣膜炎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105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