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医家对“痛风”也有论述。元代朱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文中有痛风专篇,指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血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湿,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我国中医界认为,痛风属“痹症”、“历节病”范畴,采用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瘀痹阻、肝肾亏损辨证施治,也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目前痛风尚无根治办法,西药主要采用消炎、止痛、降低血尿酸的药物治疗,但西药的不良反应,使个别患者用药受到一定的限制。痛风间歇期可适当使用人参、西洋参进补,但剂量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