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及其毒素和机体免疫反应所引起。三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病变有:①感染性病变:细菌侵入咽峡部或其他部位,由于A群菌的M蛋白能抵抗机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可在局部增殖并导致化脓性炎症反应,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炎性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脓性分泌物。中毒性病变: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亦即致热性外毒素,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中毒性休克等,还可使皮肤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殖及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最后表皮死亡而脱落引起脱皮。 ......

——《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 第十五章 细菌性传染病 > 第一节 猩 红 热
作者:李梦东 王宇明
参编:牛俊奇,吴观陵,贾杰,斯崇文,白雪帆
页码:676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