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五节 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及肾小管阻塞

ARF具有特征性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即钠水的重吸收障碍和伴随着近端小管刷状缘脱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至管腔中。在肾动脉夹闭后再灌注的早期可检测到近端小管的压力升高并发现亨利袢、远端肾小管、集合管均有细胞浆及碎片组成的管型填充。持续灌注发现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肾小管内压急剧升高,达到峰值,随后再灌注却使管内压逐渐下降,这种肾小管阻塞缓冲的现象可能是由于阻塞物质被冲出和(或)肾小管内液从裸露的基底膜处回漏所致。在缺血和肾毒性物质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特别是维持期,组织病理学上极少见到原位的肾小管坏死,而代之以 ......

——《急性肾衰竭》
书名:《急性肾衰竭》
栏目:急性肾衰竭 > 第二章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作者:陈孝文 刘华锋
参编:许勇芝,周宏久,王坚,王碧飞,邓声京
页码:25-2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