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情志理论的特征

西方医学在创立之初,并没有忽略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早在古希腊医学时期,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体液病理学说”就已经包含了心和身两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西方哲学史上心身二元论思想占主导地位,及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对心身二元论的强化,使得西方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了“没有给心理和社会因素留下立足之地”的生物医学模式轨道。二是人的情志变化不是单一的,一旦某种刺激因素作用于人体,都会使人产生情绪波动,往往忧中有悲,恐中有惊,忧思相并,甚至喜怒共存等,这种聚合致病,造成病理上的复杂性。 ......

——《情志病学》
书名:《情志病学》
栏目:情志病学 > 总 论 > 第三节 情志理论的现代认识
作者:蔡光先
参编:瞿岳云,肖子曾,朱莹,刘柏炎,刘慧萍
页码:15-1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