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汉坦病毒不仅可以直接引起组织的损伤,还可以诱导众多宿主因素,在杀伤病毒的同时导致机体免疫病理损伤。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物质的释放,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其基本生理过程如下: 1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DIC ,由于血管损伤及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微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及血小板凝集,形成弥散的微血栓,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二章 病毒性感染 > 第七节 病毒性出血热 >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
作者:李兰娟 李刚
参编:王宇明,陈士俊
页码:113-11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