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EHEC O157 ∶ H7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致病作用与质粒介导的细菌菌毛对肠上皮的黏附作用及细菌产生的Vero毒素有关。当EHEC侵入机体肠腔后,借助菌毛黏附在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并损害微绒毛,这与被称为eae A的染色体基因有关。由于GB3受体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肾和神经组织细胞等,因而这些细胞都受到了Vero毒素的影响。Vero毒素与内毒素协同作用损害肠上皮细胞可致早期水样腹泻及出血性细胞炎。副交感神经也由于毒素的作用而致其兴奋性增强,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及惊厥。 ......

——《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书名:《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栏目:新发感染病及其临床对策 > 第2章 各 论 > 第24节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
作者:揭盛华
参编:贺永文,徐新献,蔡皓东,蔡淑清,韩春荣
页码:176-1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