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虫体不同发育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后果便是一系列免疫病理变化的出现。因此,人们已普遍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一般来说,尾蚴、成虫和童虫所致的损伤多为一过性或较轻微,而虫卵沉积于肝、肠等组织内诱发的虫卵肉芽肿及随之发生的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血吸虫病以沉积于肝微血管内的大量虫卵以及宿主对虫卵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为病理基础。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也是血吸虫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五章寄生虫病 > 第一节 血吸虫病
作者:张永信
参编:李兰娟,潘孝彰,卢洪洲,盛吉芳,王宇明
页码:389-3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