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介入治疗部位的观察

介入治疗部位指支架、球囊、导管,甚至导丝所到之处,及其远侧的血管与所治疗的器官。如颈动脉造影,需要观察远端相关脑血管是否有栓塞缺血或动脉瘤破裂出血等,而不仅仅观察皮肤或血管穿刺处。但就并发症而言,观察内容更为广泛,包括穿刺入路后至颈动脉沿途所有的血管与器官,甚至包括血流可能到达的所有器官。有报道,在进行肝动脉插管的操作中,由于导丝无意中进入肾实质,虽然导管或球囊并未进入肾实质,仍可引起肾包膜下巨大血肿。介入治疗由于药物或栓塞剂的变化,除良性的有效反应外,可能引起该器官的功能损伤,如肝癌栓塞术后可引起肝功能 ......

——《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书名:《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栏目: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 第三章 术 后 处 理 > 第一节 术 后 观 察
作者:李麟荪 滕皋军
参编:刘作勤,顾建平,施海彬,刘晓华,刘文贵
页码:69-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