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急性肠系膜缺血

与CMI相比,引起AMI的原因更广泛,包括动脉栓塞(约40%~50%)、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约25%)、非阻塞性的肠系膜缺血(约20%)、静脉栓塞(约10%)。而对于非栓塞性肠系膜缺血的基本治疗是内科治疗,除非出现肠坏死需要进行切除,静脉栓塞的治疗方案是肝素抗凝或者静脉血栓清除术,必要时同期切除坏死肠管。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通常在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及其近端3~6cm,可通过急诊血管搭桥术获得血流。 ......

——《主动脉外科学》
书名:《主动脉外科学》
栏目:主动脉外科学 > 第ⅩⅣ部分 肠系膜缺血 > 第50章 肠系膜缺血的支架治疗
作者:孙图成 董念国
参编:MarkD.Morasch,WilliamH.Pearce,JamesS.T.Yao,PaulA.Armstrong,AliAzizzadeh
页码:386-38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