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五、耐药性

分子靶向药物自出现以来,广泛应用于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肾癌等临床治疗中,使部分肿瘤患者获得极大的临床收益。然而,此类药物同样存在耐药问题,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用药6 ~ 12个月后即可发生病情进展,产生获得性耐药。且该类药物费用昂贵,所以探讨耐药机制并寻找能够预测各类靶向药物疗效的生物学指标对于其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中EGFR二次突变( T790M )和MET基因扩增是目前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两大主要分子机制,目前已 ......

——《肿瘤》
书名:《肿瘤》
栏目:肿瘤 > 下篇 肿瘤的药物治疗 > 第六章 常用抗肿瘤治疗药物 > 第七节 分子靶向治疗药
作者:张文
参编:孙淑娟,衣巍伟,张晓然,许德国,史文娜
页码:345-3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