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药酶的作用氧化还原,变为极性和水溶性高而活性较低的代谢物,通过胆汁或尿液排泄。能引起不同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约有200种以上,其中有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抗生素、麻醉药、抗结核药、化疗药、免疫抑制剂等。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药物性肝损害无特征性的表现,在临床常被忽略和误诊。慢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情隐匿,易误诊,患者可有乏力、上腹不适、恶 ......

——《消化疾病诊断学》
书名:《消化疾病诊断学》
栏目:消化疾病诊断学 > 第三篇 消化疾病的临床诊断 > 第四十九章 肝脏疾病
作者:陈其奎 何兴祥 朱兆华
参编:于钟,于涛,孔健,文卓夫,文艳玲
页码:6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