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摘要】

恶性浆膜腔积液临床常见,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血管渗透性增高是导致其生成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基质金属蛋白酶(M M P s)和黏附分子在积液生成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针对V E G F、M M P s等靶点的治疗可能是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多位学者已经探索应用V E G F抗体或抑制剂、M M P s抑制剂、重组内部皮抑素(恩度)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初步观察表明高效低毒,控制积液作用强,耐受性好,且能明 ......

——《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1》
书名:《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1》
栏目: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1 > 转化性研究 > 126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叔逵 马 军
参编:吴孟超,孙燕,王绿化,梁军,傅剑华
页码:49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