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五、现场处置

1 ﹒快速调查事件性质,确定可能的原因,对可能的化学、生物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范围及目标人群。1)眼和呼吸器官的防护:如核、化学、生物恐怖事件的原因不明或原因明确的恐怖战剂的毒性大、浓度高,应采用便携式供气式呼吸防护器。药物预防:有些剧毒化学物如神经性毒剂、氢氰酸,由于其毒性剧烈、作用迅速、急救困难或防毒面具防护时间短,在进入毒区前可口服预防药物。神经性毒剂口服神经性毒剂预防片,氢氰酸口服抗氰预防片。完成救援任务后,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在防化部队设立的洗消站进行全身淋浴、洗消,并更换干净衣服。 ......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书名:《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栏目: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 第八章 核、化学、生物恐怖事件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王陇德
参编:王陇德,乌正赉,孙承业,李群,李正懋
页码:359-36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