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三)触发机制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触发活动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中毒,常发生在运动、某种疾病或药物引起儿茶酚胺过量、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等情况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体表心电图上粗略分析室上速的机制,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此时心动过速最可能的机制为窦房结折返。P波在下壁导联倒置则提示为房室交界区折返(即房室结折返或后间隔隐匿性旁路引起的折返)或低位的房性心动过速。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和终止的方式判断其发生机制,房性心动过速时心率是逐渐增快的,即存在我们常说的“温醒现象”。房性心动过速的终止 ......

——《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书名:《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栏目: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 第二篇 心脏电生理学及导管消融治疗 > 第十九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 > 四、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
作者:张 澍 黄从新 黄德嘉
参编:王方正,陈新,丁燕生,万征,马长生
页码:20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