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脑缺血耐受的诱导

预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许多刺激均可成为预处理,主要有远程缺血预处理、免疫因子等化学预处理和模拟缺血预处理等方式。非缺血预处理包括低氧、低糖、低温、非致死性高热、谷氨酸、脂多糖、内毒素、挥发性麻醉药物、腺苷、阿片类药物、高压氧和电针等。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可能侧重于不同的作用途径。缺血后处理实际上是缺血后一种治疗性的间歇再灌注方式,以实验性或临床上血管成形术或器官移植术为例,在再灌注早期对夹闭的动脉采用间歇(口吃)式开放和关闭,以延长缺血后再灌注时间,诱导靶器官产生缺血耐受现象。通常认为,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 ......

——《神经外科麻醉学》
书名:《神经外科麻醉学》
栏目:神经外科麻醉学 > 第六篇 脑复苏和疼痛治疗 > 第43章 脑复苏和脑保护 > 第四节 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恩真 熊利泽 薛富善
参编:王保国,韩如泉,王恩真,王保国,王克杰
页码:938-93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