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皮肤隐球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发病部位、皮损类型、患者的免疫功能、皮肤病理以及真菌学检查的结果。最后的确诊需要皮损的真菌培养和(或)皮损的病理,培养阳性且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是诊断的必需,而病理报告则同样可以对诊断提供证据。有作者报道,利用细针抽吸活检的办法对于原发性皮肤隐球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一旦确立为隐球菌皮肤感染,需要进行肺、脑脊液以及血液的常规隐球菌培养、涂片以及抗原检查,以排除播散性感染的可能。而继发性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则是在确立皮肤隐球菌感染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其他任何器官的隐球菌 ......

——《临床隐球菌病学》
书名:《临床隐球菌病学》
栏目:临床隐球菌病学 > 第十章 皮肤隐球菌病
作者:廖万清 温海
参编:何礼贤,潘炜华,朱红梅,顾菊林,朱利平
页码:167-1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