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引起此类中毒的鱼大多是含组胺高的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如金枪鱼、秋刀鱼、竹荚鱼、沙丁鱼、青鳞鱼、金线鱼、鲐鱼等。当鱼不新鲜或腐败时,鱼体中游离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组胺。当组胺积蓄至一定量时,食后便可引起中毒。3 ﹒食用鲜、咸鲐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成两寸段,用水浸泡4~6小时,可使组胺量下降44%,烹调时加入适量雪里蕻或红果,组胺可下降65%,不宜油煎或油炸。 ......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书名:《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栏目: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 第二篇 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 > 第六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中毒
作者:葛可佑
参编:程义勇,郭俊生,李珏声,李淑媛,柳启沛
页码:2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