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脉粥样硬化最初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其主要的进展应用在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在过去的5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了不少。前期的成就是将peri-MI疗法以及先进的心血管疾病冠状护理应用于患者。后阶段的成就(特别是后面20年)得益于风险因素的控制及药理学和介入放射学治疗的进展。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受动脉粥样硬化病原学的指导,因而我们对这些疾病基因基础的掌握,可以帮助对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进一步理解。缺乏ApoE的老鼠缺少PLTP ,因而在ApoB脂蛋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