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细菌黏附

细菌黏附到非细菌性血栓性的赘生物上,是细菌定植到瓣膜的先决条件。黏附力由细菌表面分子与宿主瓣膜内皮的细胞外基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细菌表面分子也称为微生物表面组分识别黏附基质分子(MSCRAMMS),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内皮损伤导致细胞外基质暴露,微生物表面组分识别黏附基质分子与之结合,促发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上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或病原微生物必须具备能在瓣膜表面集落化的特征,且必须耐受血清补体的杀菌力和不受血小板的影响,才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反,如类白喉杆菌、痤疮短棒菌等缺乏黏附于瓣膜 ......

——《感染性心内膜炎》
书名:《感染性心内膜炎》
栏目:感染性心内膜炎 > 第三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学 > 第一节 发病机制 > 一、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作者:熊长明 熊 辉
参编:谭慧琼,杨艳敏,李莉,阮英茆,张健
页码:20-2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