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狂犬病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发病机制可分为四个阶段。病毒入侵局部感染及进入外周神经:狂犬病病毒为严格嗜神经性病毒,它不侵入血流,不形成病毒血症。运动终板位于运动神经末梢处肌肉内,是狂犬病病毒侵入神经的重要部位,常在运动终板及其相近区域中的细胞间隙观察到狂犬病病毒存在。具特征性病变是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i body)为狂犬病毒的集落,在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0 μ m该小体体积大小悬殊,染色后呈樱红色,具有诊断意义,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中篇 临床病毒性疾病 > 第二十四章 弹状病毒科病毒性疾病 > 第一节 狂 犬 病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689-69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