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溶栓药物

193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Tillett无意中发现,链球菌分泌物能使凝血块溶解。1955年Tillett首次在世界上将这种溶栓药通过血管内给药应用于11例患者,在获得相应的溶栓疗效的同时也出现了发热与低血压的不良反应。1956年, Clifftion在纽约确认了血管内给予SK的溶栓作用,次年报告了40例的临床应用经验,从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理想的溶栓药物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药物的作用范围局限于血栓,全身性出血并发症少。溶栓迅速、剂量-效应关系明确:由于患者对溶栓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 ......

——《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
书名:《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
栏目: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 > 上篇 总 论 > 第八章 静脉血栓塞性疾病的规范性药物治疗
作者:张福先 王深明
参编:金辉,郭曙光,蔡红波,陈浩,陈晶
页码:57-5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