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13节 抗凝物质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抗凝物质性出血是因血液循环中出现继发性抗凝物质增多,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所致的一类出血性疾病。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可分为:①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较常见(达64.3%)。异常蛋白血症,致抗凝物质增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及DIC所致FDP增多。狼疮性抗凝物质增多.抗凝血活酶活性的抗凝物质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SLE。二是检查抗凝物质是作用于凝血过程哪一阶段:抗凝血活酶生成的抗凝物质作PCT交叉试验或TGT交叉及纠正试验。发生率为10%~15%,其抗凝物质是直接针对磷脂的抗磷脂抗 ......

——《实用小儿血液病学》
书名:《实用小儿血液病学》
栏目:实用小儿血液病学 > 第三篇 出血性疾病 > 第30章 凝血因子及抗凝血物质异常性出血疾病
作者:黄绍良 陈纯 周敦华
参编:徐宏贵,黄科,孙晓非,陈纯,陈惠芹
页码:467-4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