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凝结。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本病,Hume等估计,美国每年至少有14万例因发生肺栓塞而死亡。此病如不及早治疗,都将后遗静脉阻塞和瓣膜功能不全,遗留下肢肿胀、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甚至淤积性溃疡等。1856)德国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但在上述三种因素中,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致病,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另一方面,血栓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机化、再管化 ......

——《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书名:《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栏目: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 第二十四章 血管与淋巴外科 > 第四节 外周静脉疾病 > 二、基本现状
作者:邹声泉 龚建平
参编:裘法祖,龚建平,邹声泉,吴新民,张元芳
页码:50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