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毛囊角化病病名首先出现于日本文献。本病在我国不太罕见,皮损特征为褐色圆形片状鳞屑性斑疹,鳞屑中心有毛囊性的黑色毛囊角栓。皮损为坚实的针头或小米大的黑点,与毛囊口相一致,以此黑点为中心,周围为淡灰至褐色圆形鳞屑,直径约数毫米至1 ~ 2cm ,边界明显。鳞屑很薄并紧贴皮肤,边缘稍微游离(图29-42 、。当鳞屑被人揭去或自行脱落时,中心黑点仍然存在,仅过数天后,鳞屑又可长出。皮疹的数目不定,往往独立,有时相邻皮疹互相融合而成大片鳞屑,其中散布着三两个黑点。病情的发展很慢,往往是冬重夏轻,数年以后,鳞屑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