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 ﹒ Coli,EHEC)是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分离出来的,为小儿出血性肠炎的重要病原。除Stx外,细菌在宿主肠黏膜的定植是另一个关键的毒力因素,大多数有STEC/EHEC通过在肠黏膜定植,破坏了上皮细胞功能并产生典型的组织病理性损伤(黏附和抹平,A/E),表现为细菌和上皮细胞间紧密黏附,使细胞骨架改变,特征性的微绒毛消失。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腹痛有时较重,可呈痉挛性,甚至误诊为阑尾炎。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壁张力低下。依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四章 感椌性腹泻 > 第四节 各种大肠杆菌所致腹泻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789-790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