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烧伤休克病理机制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低容量学说阶段”、“微循环学说阶段”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学说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人类对烧伤休克本质的认识由宏观进入微观,从血压、容量、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进入到细胞和分子层面[ 25,26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深入,使烧伤休克的临床救治措施得以不断完善。我国学者通过建立活体多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揭示了烧伤休克期重要生命器官的细胞在能量代谢、底物利用和离子跨膜梯度等方面的异常,包括细胞内p H升高。这些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烧伤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