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这一阶段的治疗目标,是帮助患者分析自己有哪些负性自动思维,并进一步将这些负性自动思维放在谈话中或行为实验中加以检验,以便患者认识到这些负性自动思维是没有证据的,或实际情况正好相反。针对这个病例,医师可通过与患者的交谈来识别她在“考试不及格”后出现了哪些负性自动思维。具体记录内容包括自动思维的内容、出现自动思维时所面临的处境、情绪反应及自己对负性自动思维的确信度,若有支持或反对自动思维的证据也一一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