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病损的最前沿,与正常釉质相连,也是最早观察到的变化。此层的形成是由于脱矿使晶体间孔隙及其他界面(如Retzius线)间的孔隙形成或较正常釉质增大所致,孔隙容积达到1%。62)作为介质浸渍标本封片时,这些大分子物质可进入到孔隙中。由于这些介质的折光率与正常牙釉质相似,使牙釉质的正常结构特征消失,在光镜下呈透明状,与深层的正常牙釉质及位于透明层表层的暗层分界清楚(图10‐。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透明层表现为负双折射(透光)(图10‐。显微放射摄影显示透明层较正常牙釉质透射,证实有轻度脱矿。透明层是牙釉质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