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儒一家、医哲一体、医易同源、医道同宗的文化格局和当时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使《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哲学本体论色彩过于浓厚。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精气等哲学本体论范畴直接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构件和要素,使医学的本体和哲学的本体发生错位性替代。同时在《黄帝内经》诞生的那个战国时代,人们还无法运用科学的解剖、实验方法直接考察人体内部的形态结构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种种具体过程。正由于这种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黄帝内经》的逻辑方法与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一脉相承。如果孤立地学习《黄帝内经》,不参照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