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喹诺酮类耐药性的机制

喹诺酮类耐药性机制大致包括3种类型,兹分述如下:编码DNA回旋酶基因的突变。此类耐药性是由于细菌外膜蛋白或膜孔蛋白(porin)的改变所致,多为对喹诺酮的低水平耐药性,但在费氏枸橼酸菌(C ﹒ f reandii)和脆弱类杆菌(B ﹒ f r agilis)中证实有与通透性改变相关的高水平喹诺酮耐药性。另一有关喹诺酮耐药性非特异性机制涉及多种抗生素耐药性位点或mar基因。表现为对喹诺酮及其他制剂摄入量减少以及外膜蛋白上的改变(25k Da和38k Da条带减少及在43~66kDa区域内数种条带出现)。 ......

——《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书名:《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栏目: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 第四篇 细菌耐药性 > 第四十八章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作者:严杰 钱利生 余传霖
参编:陈莉丽,李淑萍,黄华,毛亚飞,王媛
页码:643-64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