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明代的医药制度

明代对医药比较重视。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就说过:“三皇继天立极,开万世教化之原,汩于药师可乎?它的含意十分明白,因为自从三皇以来,都离不开药师。自此开始,明代在祭祀三皇时,都把历代的名医药家作为从祀。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共计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当时的名医张介宾曾说过:“伤寒瘟疫,多起于冬不藏精。及辛苦饥饿之人,盖冬不藏精,则邪气乘虚易入,而饥饿劳倦之流,则受伤尤甚。在乱世之中的大疫刺激了医药的研究,而政治形势也影响了医药科学的前进。 ......

——《中国药学史参考》
书名:《中国药学史参考》
栏目:中国药学史参考 > 第二编 中国中古时期的药学史(公元265—1840年) > 第六章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公元1368—1840年) > 第一节 明代的药学成就(1368—1644年)
作者:谢惠民 丛骆骆
参编:赵志刚,王爱国,丁正磊,丁薇丽,王坚成
页码:159-16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