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再狭窄的机制及危险因素

再狭窄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上不同于最初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种机制参与了再狭窄的病理过程。ISR是局部血管对机械性损伤的一种过度修复反应,其发生机制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是早期弹性回缩、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目前认为,无论在BMS时代还是在DES时代,新生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主要机制。DES正是有效的抑制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而使再狭窄率大大降低。血管负性重构也是多种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包括PTCA 、旋切、旋磨、激光血管成形术等,但在支架术后再狭窄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这是由于支架丝的支撑作用可以预防血管负性重 ......

——《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教材:2018版》
书名:《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教材:2018版》
栏目: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教材:2018版 > 第二十九章 Chapter 29 再狭窄病变机制与防治
作者:霍 勇 方唯一
参编:于 波,于世勇,马长生,马玉良,马依彤
页码:379-38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