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瑞典医师Waldenstrom首先报道了一例女性肝病患者,表现为黄疸、痤疮、月经失调、肝脾肿大,化验检查提示γ球蛋白升高。之后的研究发现该患者的抗核抗体检测阳性,遂将该病例归结于“自身免疫综合征”,并命名为:狼疮肝炎。1965年,Mackay等首次提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概念,认为本病的肝脏损害是由于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所造成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先后将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可溶性肝抗原(抗‐SLA)的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