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一、耐药性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对细菌产生强大的选择性压力,为适应此种变化,细菌可通过不同机制产生遗传变异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微观的变化,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点突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因而产生耐药性。细菌获得由质粒或噬菌体或其他遗传片段或转位元件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继承外来DNA极大地丰富了细菌的遗传变异性和对选择性压力的反应能力,使之能对几乎任何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由于抗生素选择压力的存在,携带整合子的细菌可大量捕获各类耐药基因,促进细菌耐药性形成及耐药基因水平传播。 ......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书名:《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栏目: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章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性 >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作者:汪复 张婴元
参编:朱德妹,汪复,张菁,张婴元,施耀国
页码:60-6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