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疼痛发生机制及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妊娠、分娩、流产、子宫手术及畸形以及高雌激素与高泌乳素等可能促使子宫内膜突破基底层进入子宫肌层而发病。在本书第二章第五节中已经叙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存在去神经与神经再生现象,也即去神经与神经再生参与子宫腺肌病发病。近年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病灶失去正常神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异常出芽的神经纤维,但在子宫腺肌病无疼痛患者,其子宫内膜与肌层的神经纤维密度与正常差异无显著性,但相反,如是子宫腺肌病伴有疼痛患者,其子宫内膜及肌层出现显著增高的异常神经纤维,很显然 ......

——《子宫内膜异位症》
书名:《子宫内膜异位症》
栏目:子宫内膜异位症 > 第九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与疼痛
作者:徐丛剑 郭孙伟
参编:刘惜时,孙晓溪,丁鼎,丁景新,卢媛
页码:18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