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运动性兴奋即兴奋躁动状态,可表现行为紊乱、脱抑制、动作言语增多及暴力行为,通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醉酒状态、脑器质性疾病等,还可见于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反作用,如物质滥用及戒断反应等。兴奋躁动状态属于精神科急症,需要精神科药物干预,当患者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可自伤或伤人,过度消耗体力,饮食睡眠不足,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或继发感染,甚至全身衰竭,急性期及维持期的治疗十分重要。本节重点介绍常出现兴奋躁动状态的精神障碍以及处理方法。异丙嗪起效较为缓慢,但镇静作用明显,肌注之前不需稀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