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是指小肠或结肠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或血流灌注不足所致肠壁供血不足、回流受阻而引起小肠、结肠肠壁缺血、坏疽,继发细菌感染。缺血性肠病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病死率可达60%~80%。按解剖分类,肠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3条动脉:腹腔动脉分支的前、后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向十二指肠提供双重的血液供应,并与胃和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发出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汇合,因此十二指肠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丰富,发生缺血性肠病罕见。本章则按影响的肠道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