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根据毒素作用机制分类

细菌毒素粘附于靶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后,可以在三个位置发挥其毒性作用,即细胞膜外侧表面、细胞膜内和细胞质内,故可将细菌毒素分为三大类(图3‐1,表3‐。1):图3‐1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示意图.毒素与膜受体结合后不进入细胞内,而是通过受体将毒素信息(第一信号)传递至细胞内,激活或修饰细胞内第二信使,致使细胞功能异常。如葡萄球菌δ毒素,肽链全长26aa,其中有15个疏水性残基,且比较集中在N端,因此毒素像一个两性分子,很容易插入细胞膜内,改变膜表面张力和胞内渗透压使细胞溶解。 ......

——《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书名:《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栏目: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 第3章 细菌毒素 > 第一节 细菌毒素的种类
作者:龙北国 江丽芳
参编:万成松,邓凡,马桂璋,王传恩,王应斌
页码:28-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