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

1964年Dotter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由于他采用的同轴导管技术有明显的缺点,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未被广泛应用。自1972年Gruntzig研制成功双腔球囊导管以来,该项技术已日臻完善,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每一次退回导丝后,再次进入导丝时都不能保证导丝在原来的路径上进入真腔,每次重新置入导丝均需带入导管证实导管头端在流出道真腔内,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地交换导丝。导管溶栓的具体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书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栏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 第十四章 糖尿病足的西医外科治疗 > 第二节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血管重建手术 > 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腔内治疗
作者:于秀辰
参编:杨博华,吴婧,马静敏,王连洁,丘婧
页码:184-18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