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七节 类伤害的防治

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怎样?分布在什么地方?有毒鱼属于刺毒鱼类,它的尾部为外包皮膜的尾刺,其腹面有一对腹侧沟,沟内有一条灰色柔软的毒腺组织。毒刺因有侧生锯齿,刺入后拔出可造成组织严重撕裂伤,类毒腺分泌毒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血压下降,心脏骤停等。严重者于伤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少尿,血压下降,全身散在皮肤出血,最后可因昏迷、全身抽搐死亡。解毒:用该鱼肝脏捣烂,外敷伤处,或用明矾水或1 ∶ 2000高锰酸钾溶液冷敷,可破坏部分毒素。服后症状改善,胃纳增加,7~16天为一疗程,间隔3~5天继续服用。服用2~ ......

——《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书名:《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栏目:有毒有害动物伤害的防治 > 中篇 各 论 > 第四章 有毒水生动物伤害的防治
作者:张谟瑞
参编:
页码:331-3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