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原因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严重缺氧、心脏手术后及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大动脉错位)等。可无症状或有胸闷、心悸,甚至产生眩晕和晕厥。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至P波后不出现QRS波(即发生心室漏搏),周而复始,呈规律性周期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多为2∶1或3∶1。希氏束心电图检查发现Ⅰ型比Ⅱ型常见,型的预后较严重,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心率在45次/分以下或有胸闷、乏力、头晕者可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阿托品用法为0.01~0.03mg/kg,皮下或静脉注射。本型预后与心脏的基本病变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