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五、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病原菌,1964年Frederiksen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该菌命名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本菌易染人群为婴幼儿,常引起发热、腹痛和带血的腹泻,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不同年龄患者的症状有所不同,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多见,临床表现与菌痢不能区别。一般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痛,粪便呈黄色水样或含黏液,带血或血液便者较少见,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常有下腹痛,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增加,症状极似阑尾炎。YopE和YopT在细胞支架上起作用 ......

——《小儿腹泻病学》
书名:《小儿腹泻病学》
栏目:小儿腹泻病学 > 第一篇 总 论 > 第十三章 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 >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
作者:方鹤松
参编:虞爱华,赵锦铭,朱庆义,姚福宝,陈永辉
页码:132-1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